过去的一个月,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话题炙手可热。
一个月前的今天,10月10日,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,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刘培俊表示,以今年4月教育部、国家卫健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为标志,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。
10月14日,央视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,破天荒推出了一档长达45分钟的专题节目。
没过几天,10月23日,老牌媒体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公号刊发一篇爆款文章《开学一个多月后,儿童精神科爆满》,以北大六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口述的形式,讲述了该院每逢开学后一段时间就接诊大量心理问题儿童的现实。
三联是一家向来以稳健著称的媒体,不怎么追逐热点,但这篇文章甫一问世,便迅速在社交圈刷屏,引发了学生、家长和全社会舆论的强烈振荡。
10月底,一则关于“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”的话题突然冲上热搜,起因是山西一名老师发视频“吐槽”,学校有七成孩子课间10分钟不出教室,即使20分钟的大课间,操场上的学生也寥寥无几,校园里空空荡荡。
有学生说:“课间时间10分钟,拖堂2分钟,提前上课2分钟,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。”究其原因,据说是学校担心学生课间活动造成意外受伤,所以干脆限制孩子们不出教室。
一时间,人们突然发现,现在的中小学生生存环境竟然如此严峻。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作业,周末、节假日还要补习。晚上到11点不一定能睡,早上6点多就得起床,没有社交,没有娱乐,每天除了吃饭睡觉,其他时间全都在学习、学习。。。
现在为了安全理由,连课间活动也取消了,他们变成了粘在座位上的机器人。难怪一位家长发出灵魂拷问:这样日复一日单调枯燥高强度高压力的生活,有多少成年人能承受的了?
儿童青少年本属于人生天真烂漫的时候,他们应该是自由生长、快乐无限的。即使是90后回忆起他们的课间10分钟,也充满了跳皮筋、打沙包、捉迷藏、弹玻璃球等乐趣。然而随着教育越来越内卷化,孩子们自由的生长空间逐渐被压缩,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。
曾经有很多年长的人不理解:为什么我们过去缺吃少穿的时候念书也没什么心理问题,现在的孩子吃穿不愁要啥有啥,反而心理容易出问题?答案是现在的孩子生存环境变了,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更大了。
重压之下,孩子们的心理变得异常脆弱,稍微遇到点外部冲突,即便只是老师的几句批评、父母的一次责骂或者同学间的龃龉,都可能导致发生不可测事件,心理学上这叫易激惹。
其实,压力大的不仅仅是学生,在内卷的大背景下,老师同样也面临巨大压力。同样是在上个月底,郑州一名00后教师因不堪承受教学外行政工作压力跳楼自杀,该事件迅速登上热搜,引发广大教师的共鸣。姑且不论压力具体来自何处,如果学校里师生都共同面临压力,作为更脆弱的一方,学生们无疑更容易崩溃。
没有心理健康,何来健康成长。从近一段时间的舆论风向看,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。“课间十分钟被取消”的新闻发酵后,教育部迅速发声,坚决纠正以安全为由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。上述央视45分钟专题节目则呼吁,全社会都要改变评价机制,少宣传成功学,多宣传人生幸福学。
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解除中小学生心头的枷锁,仍需假以时日,全社会共同努力!
Copyright © 2022 爱聆心医生 江苏卓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苏ICP备14013615号-35